根管治疗是什么?一篇说清治疗步骤与注意事项
提到根管治疗,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“蛀牙了才需要做”“治疗很疼”等印象。其实,根管治疗是口腔科中保存天然牙的关键技术之一,当牙齿因深度蛀牙、外伤或裂损导致牙髓(俗称“牙神经”)受感染或坏死时,通过清除发炎或坏死的牙髓组织,经清洁、成形和消毒后,再用专门材料严密填充根管,后做牙冠保护,从而保留原有的牙齿。
为什么需要做根管治疗?
如果不做根管治疗,受感染的牙髓腔会成为细菌滋生的场所,引起牙根尖周围组织发炎、疼痛,甚形成脓包、牙龈肿胀。长期感染还会导致牙槽骨被吸收,终使牙齿松动、脱落。因此,根管治疗不仅能解除疼痛,更重要的是能避免拔牙,维持牙列完整。
不少患者担心根管治疗会疼痛难忍,实际上,现在治疗前都会施以局部麻醉,术中基本。术后如有轻微胀痛,也多在1–3天内缓解,医生通常会建议服用药辅助。
根管治疗具体步骤详解
一般根管治疗需就诊2–4次,具体流程如下:
1. 术前检查与拍片:医生通过口腔检查及X光片,了解蛀牙程度、牙根数目、形状及根尖周围组织状况,判断是否适合做根管治疗。
2. 局部麻醉与隔湿:在治疗牙齿周围注射麻药,确保过程。随后用橡皮障隔开该牙,避免唾液污染。
3. 开髓与清理:在牙齿表面钻开一个小洞,用微型器械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,并用冲洗液反复清洁根管内部。
4. 根管成形与消毒:根管系统非常细微,需要用小锉进行成形扩大,同时再次用药水冲洗消毒。
5. 根管填充:确认根管内干燥、无菌后,用医用橡胶类材料严密填充根管,防止细菌再次进入。
6. 牙体修复与戴冠: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会变脆,一般建议做全瓷冠或金属冠保护,防止牙齿劈裂。
治疗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
根管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用该侧咀嚼硬物,不要吃太烫的食物。术后若出现轻微胀痛,属正常反应,可按医嘱服用止痛或药物。如果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牙龈肿包,需及时复诊。
完成根管治疗后,建议观察1–2周无症状再做牙冠修复。戴上牙冠后仍需注意口腔卫生,每日刷牙并使用牙线,定期做口腔检查。

根管治疗价格受哪些因素影响?
根管治疗的费用并非固定,通常与牙齿位置、根管数量、治疗难度和所在地区有关。前牙根管数量少,操作相对简单,价格较低;后磨牙根管多且形态复杂,治疗难度高,价格也会相应提高。此外,如果治疗不需要再治疗,或根尖伴有囊肿需做手术,费用也会增加。
在选择就诊机构时,建议关注医院是否具备规范的操作流程、是否使用橡皮障隔湿系统、医生是否具备丰富的根管治疗经验等,这些都是影响治疗的关键。
关于根管治疗的几个常见疑问
问:根管治疗和拔牙哪种更好?
答:能保留自身牙齿时,根管治疗。天然牙在咀嚼感受、咬合力传导和对邻牙的支持上,均优于假牙。
问:治疗后的牙齿能用多久?
答:若根管治疗完善,并适时做冠保护、注意口腔卫生,大多数牙齿可使用多年,甚伴随终生。
问:是否所有蛀牙都要做根管治疗?
答:不是。只有蛀牙深及牙髓,引发牙髓炎或牙髓坏死时才需要。浅、中度蛀牙通过补牙即可修复。
总之,根管治疗是一项成熟可靠的牙科技术,能有效挽救濒临拔除的牙齿。当牙齿出现自发痛、夜间痛或咬合痛时,应尽早到正规口腔医疗机构检查,明确是否需进行根管治疗,从而及时控制感染、保留真牙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