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修复是什么?这5种常见问题一定要了解
早上照镜子时,你是否因为牙齿的缺角、缝隙或变色而不敢自信微笑?很多人以为只有掉光了牙才需要修复,其实口腔问题就像身体的小伤口,越早处理越好。作为从业十年的医美行业观察者,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告诉你:哪些常见的牙齿问题可以通过修复获得改善。
一、牙齿缺失:不是老年人的
28岁的小李因为运动外伤失去门牙后,才发现原来吃饭时门牙要承担30%的咀嚼力。目前主流的三种修复方式:
- 假牙:适合多颗缺失,价格亲民但需要每天摘戴
- 固定桥:依靠邻牙支撑,适合1-2颗连续缺失
- 种植牙:支撑接近真牙,但需要足够的骨量
特别注意:缺失牙超过3个月未修复,相邻牙齿会逐渐倾斜,导致咬合紊乱。
二、牙齿缺损:别等小问题变大麻烦
啃螃蟹崩掉的小缺角、常年磨牙造成的楔状缺损,常见的修复手段有:
- 树脂补牙:30分钟即可完成前牙美学修复
- 瓷贴面:解决变色或形态异常
- 全瓷冠:保护缺损的牙齿
提醒:夜间磨牙者建议先佩戴咬合垫,否则再贵的修复体也容易损坏。
三、牙齿变色:美白不是解决方案
氟斑牙、四环素牙等内源性变色,普通美白有限。这时可以考虑:
- 微创瓷贴面:0.3mm厚度就能遮盖顽固色斑
- 全瓷冠:适合伴有形态问题的变色牙
- 个性化比色:现代技术可以匹配天然牙的半透明感
四、牙齿形态异常:微笑可以更协调
过小的锥形牙、发育不良的牙齿,现在可以通过:
- 不备牙贴面:保留更多健康牙体
- 牙龈成形术+修复:改善露龈笑问题
- 数字化设计:提前预览修复
五、咬合问题:看不见的隐形
长期咬合不正可能导致头痛、肩颈酸痛,修复时需要:
- 行咬合分析:找出早接触点
- 咬合重建:通过修复体重新分配咬合力
- 多学科配合:正畸+修复联合治疗
选择修复体的小建议
1. 前牙区优先考虑美学性能,后牙区侧重强度
2. 牙龈健康程度决定修复体边缘寿命
3. 维护得当的修复体可以使用10年以上
4. 定期口腔检查能及时发现继发龋等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