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治疗到底要不要做?看完这篇你就明白了
近总有人问我:"刷牙出血是不是上火?""牙龈肿痛要不要紧?"其实这些问题很可能和牙周健康有关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——牙周治疗。
什么是牙周病?
简单来说,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。就像房子的地基出了问题,牙齿周围的牙龈、牙槽骨慢慢被。早期可能只是刷牙出血、口臭,但如果不及时处理,时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
这些信号提醒你需要看牙医
1. 刷牙时牙龈出血(不是牙膏泡沫的粉红色)
2. 牙龈经常红肿、疼痛
3. 牙齿看起来变长了(其实是牙龈退缩)
4. 吃东西使不上劲,牙齿有松动感
5. 长期口臭即使用漱口水也没
牙周治疗到底怎么做?
很多人一听"治疗"就害怕,其实早期干预非常简单:
基础治疗阶段:
医生会用专用器械清除牙龈下的牙结石(洗牙只是清理表面),这个过程叫龈下刮治。现在都有舒适化治疗选项,怕疼的朋友可以提前沟通。
手术治疗阶段:
针对病例可能需要微创手术,比如再生治疗帮助牙槽骨修复。但绝大多数人做好基础治疗就能控制病情。
关于牙周治疗的三大误区
误区一:"洗牙会损伤牙齿"
正规操作的洗牙/刮治不会伤害牙釉质,相反,长期堆积的牙结石才会腐蚀牙齿。
误区二:"治疗一次就完事了"
牙周病是慢性病,需要定期复查维护,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监测一样。
误区三:"老了才会掉牙"
牙齿脱落的主因就是牙周病,和年龄没有必然。临床发现20多岁就牙齿松动的病例越来越多。
日常维护比治疗更重要
治疗后的维护其实更关键:
1. 改用软毛牙刷,学习巴氏刷牙法
2. 每天少用一次牙线清理牙缝
3. 吸烟人群要特别注意,尼古丁会加速牙槽骨吸收
4. 每3-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
特别提醒两类人群
准妈妈们:
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妊娠期牙龈炎,建议孕前做好牙周检查。
糖尿病患者:
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重牙周炎,而牙周炎又会影响血糖,形成恶性循环。
写在后
很多人觉得牙周病不痛不痒就不重视,等牙齿松动时往往已经晚了。其实早期治疗就像给生锈的螺丝做保养,既省时省力又省钱。下次刷牙如果发现出血,别急着换牙膏,先约个牙周检查吧。
记住:一口好牙不仅关系吃饭问题,更影响着全身健康。牙周治疗不是消费,而是对自己健康的长期投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