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不齐怎么办?正畸科医生教你科学矫正选择
近照镜子时,是不是总觉得牙齿不够整齐?咬东西时上下牙对不齐,或者笑起来总想捂住嘴?这些问题可能都在提醒你:该去看看正畸科了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,今天就跟大家牙齿矫正那些事儿。
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牙齿矫正?
现在地铁里戴着透明牙套的年轻人随处可见。据三甲医院统计,过去5年正畸患者增长了3倍,不仅是青少年,30-45岁的职场人士占比达到47%。牙齿不齐不只是美观问题:刷牙死角多容易长蛀牙,错位咬合还会加重肠胃负担,更别说因此产生的自卑心理了。
女士就是典型案例,32岁的她因为前牙突出不敢大笑,经过18个月矫正后说:"现在见客户都能自信露齿笑了,早该来矫正"。不过要提醒大家,矫正效果因人而异,需医生面诊评估。
主流矫正方式怎么选?
目前正规医疗机构主要三种方案:
1. 金属托槽:性价比,适合学生党。每月复诊调整一次,矫正力度精准,就是笑起来会看到"小钢牙"。现在已经有更小巧的自锁托槽,舒适度提升不少。
2. 陶瓷半隐形:托槽颜色接近牙齿,3米外基本看不出。要注意咖啡、咖喱等深色食物容易染色,适合对美观有要求又不想花太多钱的白领。
3. 隐形牙套:完全透明的定制牙套,能随时摘戴。特别适合要拍婚纱照、见重要客户的群体。但需要高度自律,每天必须戴满20小时以上,价格也相对较高。
这些矫正误区要避开
网传"30岁不能矫正"的说法早就过时了。只要牙周健康,60岁都能做,只是成年人骨骼定型,矫正时间比青少年长3-6个月。还有人担心拔牙矫正会瘦脸,其实改变的是牙齿位置而非骨骼,专业医生都会遵循"能不拔就不拔"的原则。
要警惕的是网购DIY牙套,某省口腔医院去年接诊了20多例因此导致牙根吸收的病例。牙齿是精密医疗行为,必须由专业正畸医生监控每一步。
矫正期间要特别注意什么?
刚戴上矫治器的前两周,牙齿酸胀感明显,可以吃些豆腐、蒸蛋等软食。之后要随身携带正畸专用牙刷,托槽周围特别容易卡食物残渣。重要的是按时复诊,拖延调整周期可能导致矫正时间延长。
现在很多医院都推出分期付款服务,学生还能凭学生证享受折扣。不过要认准有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的正规机构,别被"速成班"忽悠了。
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
李医生接诊过的患者中,年长的是一位58岁的大学教授,"现在矫正技术很成熟,只要开始就不算晚"。建议先到正规医院拍片检查,医生会根据牙齿拥挤度、咬合情况等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下次当你对着镜子犹豫时,不妨预约个正畸科初诊检查。整齐的牙齿带来的不仅是美观,更是健康的咬合关系和发自内心的自信笑容。记住,专业的正畸治疗没有捷径,但每一步都值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