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预防保健怎么做?这份日常护牙指南请收好!
每天刷牙却还是蛀牙?牙疼起来真要命!口腔问题看似小事,却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。今天咱们就来口腔预防保健那些事,手把手教你避开看牙医的“冤枉路”。
为什么口腔预防这么重要?
很多人觉得“牙不疼就不用管”,其实口腔是全身健康的“器”。牙龈发炎可能增加心脏病风险,牙周病和糖尿病互相影响。做好预防不仅能省下大笔治疗费,更重要的是避免遭罪——根管治疗的痛苦,经历过的人都懂。
儿童从颗乳牙萌出就需要清洁,成年人每年少要洗一次牙。别等牙疼才找医生,定期检查花小钱省大钱。
日常护牙三宝
1. 刷牙的学问比你想象的大
早晚各刷3分钟是基础,但90%的人方法不对。牙刷要选软毛的,呈45度角轻轻震颤,别横向拉锯式刷牙。牙膏含氟量要够,建议用0.145%以上的含氟牙膏。电动牙刷不是必需品,手动刷到位一样好。
2. 牙线比牙刷更重要
牙缝里的残渣光靠刷牙解决不了。每天睡前用牙线清理牙缝,动作要轻柔避免伤牙龈。如果牙缝大,牙缝刷更管用。冲牙器可以辅助,但不能完全替代物理清洁。
3. 漱口水别乱用
治疗型漱口水含抗生素,不能长期使用。日常护理选含氟漱口水就行,在刷牙后使用更好。记住:漱口水是锦上添花,不能代替刷牙。
这些护牙误区你中了几个?
× 用硬毛牙刷才刷得干净
× 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× 嚼口香糖能代替刷牙
× 小孩不用管乳牙反正会换
× 牙疼才需要看医生
这些都是害人不浅的错误观念。洗牙后觉得牙缝大,其实是清除了结石暴露出本来被填满的缝隙;乳牙坏了会影响恒牙发育;牙疼往往已经是中晚期症状。
不同年龄段的护牙重点
儿童(0-12岁)
出生后就要用纱布清洁牙龈,颗牙萌出就要开始刷牙。6岁前家长要帮助刷牙,使用儿童含氟牙膏。窝沟封闭佳时间是6-8岁和11-13岁。
青少年(12-18岁)
矫正牙齿的黄金期,要特别注重托槽周围的清洁。运动时戴护齿套,避免外伤。
成年人(18-60岁)
每年洗牙1-2次,牙龈出血要警惕。备孕前建议做口腔检查,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牙龈问题。
老年人(60岁以上)
假牙也要每天清洁,剩余真牙更要注意防根面龋。口干症状要重视,可能是药物副作用。
什么时候必须看医生?
遇到这些情况别犹豫:
• 刷牙出血超过一周
• 牙龈红肿流脓
• 牙齿松动移位
• 口腔溃疡两周不愈合
• 牙齿对冷热敏感持续存在
口腔预防保健贵在坚持。记住:好的治疗是预防,省钱的看牙是不看牙。从今天开始,给自己的牙齿多一份关怀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