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套到底该怎么选?这份正畸指南让你少走弯路
近几年,身边戴牙套的人越来越多。地铁上、办公室里,金属牙套的反光时不时就会晃到眼睛。但关于牙套的选择,很多人还是一头雾水——金属牙套和隐形牙套哪个好?矫正过程到底疼不疼?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把这些问题一次说清楚。
为什么要戴牙套?不只是为了好看
多数人做牙齿矫正首先考虑的是美观问题。牙齿不齐、龅牙、地包天确实影响,但矫正的意义远不止于此。排列不整齐的牙齿更容易藏污纳垢,刷牙时也很难清洁到位,长期下来可能导致牙龈出血、蛀牙甚牙齿松动。还有些人因为咬合不正,吃东西总用一侧咀嚼,时间长了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问题。
金属牙套:性价比高但有点“明显”
传统的金属牙套是目前应用广泛的类型。它的优点是价格相对较低,适应症广泛,矫正力度强,特别适合复杂病例。不过金属托槽确实比较显眼,刚开始戴的一两周可能会有磨嘴的情况。现在的金属托槽体积比老式的小很多,舒适度已经提升了不少,价格通常在1.5万-3万元之间。
这两年还出现了自锁金属托槽,矫正效率更高,复诊间隔可以拉长到8-10周,虽然价格贵几千块,但能减少复诊次数,对上班族来说反而更划算。
隐形牙套:美观但需要高度自律
隐形牙套大的优势就是几乎看不出来,特别适合对形象要求高的职场人士。目前市面上主流品牌有隐适美、时代天使等,价格区间在2万-5万元不等。这种牙套需要每天佩戴20-22小时,只有吃饭刷牙时才能取下来,如果自律性不够,会扣。
要注意的是,隐形牙套对复杂病例的矫正可能不如传统牙套,有些人矫正中途还需要换成金属托槽“精修”。如果你的牙齿问题比较复杂,建议先正畸医生是否适合。
矫正过程到底疼不疼?真实体验分享
很多人在矫正前担心的就是疼痛问题。实际体验是:每次加力后的2-3天会有酸痛感,咬硬物时比较明显,但完全在可忍受范围内,一般一周内就会适应。要说不舒服的阶段,反而是刚戴牙套的周,嘴唇和舌头需要时间适应异物感,可以准备些正畸蜡贴在磨嘴的地方。
相比疼痛,更多人忽视的是矫正期间的清洁问题。无论哪种牙套,都会增加清洁难度。冲牙器、牙缝刷这些工具好提前备齐,否则两年矫正结束后,可能牙齐了,蛀牙也多了。
这些误区要避开,别等矫正完才后悔
误区一:“年纪大了不能矫正”。牙齿和年龄关系不大,只要牙周健康,40岁一样可以戴牙套。误区二:“矫正必须拔牙”。是否需要拔牙要看牙齿拥挤程度,现在很多病例可以通过片切或扩弓来解决。误区三:“牙套戴完就万事大吉”。矫正完成后少要戴1-2年保持器,否则牙齿很容易复发。
后提醒大家: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正畸医生比纠结牙套类型更重要。牙齿矫正是个医疗行为,别被迷惑,毕竟牙齿一辈子只有一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