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洁牙到底有没有必要?看完这篇你就明白了
说到洁牙,很多人反应是“洗完牙缝会变大”“做完牙齿酸软”,其实这些都是误解。今天我们就来洁牙那些事儿。
牙齿表面和牙龈边缘容易堆积牙菌斑,时间久了会形成牙结石。牙结石就像给牙齿穿了件“脏外套”,不仅影响美观,还会刺激牙龈,导致红肿出血。定期洁牙能有效清除这些隐患,让口腔环境更健康。
洁牙到底怎么做?
正规机构的洁牙通常分为四个步骤。步是口腔检查,医生会先用口镜仔细观察每颗牙齿的状况,评估牙龈健康程度。第二步用超声波洁治器去除大块牙结石,这个过程中会感觉到牙齿表面有轻微震动。第三步是喷砂处理,用特制的盐粉配合水流清除色素沉淀,比如茶渍、咖啡渍。后一步是抛光,让牙面变得光滑不易再次附着菌斑。
整个过程大概需要40分钟到1小时,根据个人口腔情况时间会有所调整。很多人在洁牙过程中会睡着,因为除了偶尔的震动感,并没有什么不适。

洁牙后需要注意什么?
刚做完洁牙的那几天,建议避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。因为清除牙结石后,原先被覆盖的牙根表面会暂时暴露,对温度比较敏感。这种情况通常3-5天就会缓解。
洁牙后的一周内,尽量少吃容易染色的食物,比如咖啡、浓茶、酱油等。虽然牙齿已经抛光,但刚清洁过的牙面更容易附着色素。刷牙时选用软毛牙刷,动作轻柔,特别注意清洁牙龈边缘的位置。

多久洁牙一次比较合适?
对大多数人来说,每6-12个月洁牙一次是比较合适的频率。但如果有抽烟习惯,或者经常喝茶、咖啡,可能需要缩短到3-6个月一次。正在接受牙齿矫正的朋友,由于矫治器周围容易残留食物,也需要更频繁地进行清洁。
儿童从6岁左右开始换牙时,就可以考虑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和清洁。这个习惯能帮助孩子从小建立正确的口腔保健意识。

选择洁牙机构要注意什么?
的洁牙服务应该由持证口腔医生或经过正规培训的洁牙师来操作。在预约前,可以了解一下机构的消毒流程是否规范,好选择使用一次性器械包的单位。
操作前,医生应该详细询问你的全身健康状况,比如是否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,是否在服用抗凝药物。这些信息对确保洁牙很重要。
价格方面,不同机构的收费标准会有差异,但过低的报价可能意味着服务项目不完整。正规洁牙应该包含检查、洁治、喷砂、抛光等完整流程。

养成这些习惯让牙齿更健康
除了定期洁牙,日常护理同样重要。建议选用小头软毛牙刷,这样能更好地清洁到后排牙齿。刷牙时采用巴氏刷牙法,刷毛与牙齿呈45度角,轻轻划小圈震动。
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是很多人忽略的步骤。其实牙刷只能清洁到牙齿的三个面,牙缝之间的两个面需要牙线才能清洁。刚开始使用可能会不习惯,坚持一周后就会熟练。
饭后漱口也是个好习惯,但不必每次都用漱口水。清水漱口就能带走大部分食物残渣,过度使用某些漱口水反而可能口腔菌群平衡。
洁牙不只是为了美观,更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方式。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,定期进行清洁,才能让牙齿陪伴我们更久。毕竟,健康的牙齿才是好的装饰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