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矫正要趁早?这5个问题帮你了解矫正全过程
近发边不少朋友都在悄悄戴牙套,连公司新来的95后实习生都开始做隐形矫正了。说实话,看到他们每天认真刷牙、按时复诊的样子,我这个30岁才想起来整牙的老阿姨真是后悔没早点行动。今天就跟大家牙齿矫正那些事儿,希望能帮到正在犹豫要不要整牙的你。
一、为什么要矫正牙齿?不只是为了好看
上周陪闺蜜去复诊,她跟我说了个特别有意思的事。原来她矫正不单是为了拍照能露齿笑,主要是因为长期偏侧咀嚼导致脸型不对称。医生说再不矫正,可能会引发颞下颌关节问题。这让我想起之前接诊的一个患者,矫正半年后偏头痛居然缓解了不少。
其实牙齿矫正的好处比我们想象的要多:能改善咬合关系,减轻肠胃负担;让刷牙更到位,降低蛀牙和牙周病风险;甚能缓解因为牙齿不齐导致的发音问题。当然,整齐的牙齿确实能让人更爱笑,这点我深有体会。
二、30岁做矫正晚不晚?听医生说真心话
"都这个年纪了还折腾什么呀"——这是我决定矫正时听得多的话。但事实是,现在诊所里40+的矫正患者并不少见。上周复诊时遇到一位52岁的阿姨,戴着隐形牙套特别自豪地跟我说:"女儿结婚前我一定要把牙齿弄整齐。"
正畸医生告诉我,只要牙周健康,年龄从来不是问题。区别在于成年人骨骼发育成熟,矫正时间可能比青少年长3-6个月。重要的是找对医生,制定合适的方案。我们诊所就有专门针对成年人的隐形矫正方案,很多上班族都在做。
三、钢牙套还是隐形牙套?这份对比表收藏好
前几天帮表妹整理了一份牙套选择指南,发现现在市面上的矫正方式真是五花八门。传统的金属托槽矫治器性价比高,适合学生党;陶瓷托槽相对隐蔽些,但要注意别吃咖喱(别问我怎么知道的)。
现在火的隐形矫正确实方便,可以随时摘戴,复诊周期也长。不过价格要贵些,而且特别考验自律性——我们诊所统计过,戴不够22小时/天的患者,矫正时间平均要延长4个月。具体选哪种,还是要根据预算、职业需求和医生建议来决定。
四、矫正过程到底痛不痛?过来人亲身体验
实话实说,刚戴上牙套那周确实不太舒服。我第晚上差点把枕头哭湿,但现在回想起来也就那么回事。痛的时候也就是复诊加力后的2-3天,喝粥都觉得费劲。不过医生教了个小妙招:用温盐水漱口能缓解很多。
要说烦人的,其实是每次吃完东西都要刷牙。有次跟客户吃饭,中途去洗手间刷牙花了15分钟,回来时菜都凉了。但这些小麻烦比起矫正后的改变,真的不值一提。
五、矫正后如何保持?这3点千万要注意
去年帮我们前台小姐姐拆牙套时,医生反复强调保持器的重要性。她说见过太多人因为不好好戴保持器,结果牙齿又歪回去的。现在小姐姐白天戴透明的保持器,晚上换哈雷保持器,已经坚持快两年了。
除了按时佩戴保持器,定期口腔检查也很关键。我们医院的正畸后随访,建议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。另外要特别注意清洁,冲牙器、牙缝刷这些工具都用起来。同事开玩笑说,矫正大的后遗症就是养成了强迫症级别的洁牙习惯。
整牙这件事,说大不大说小不小。花的是钱,耗的是时间,但换来的可能是陪伴你几十年的自信笑容。如果你也在考虑要不要矫正,建议先找个靠谱的正畸医生做个详细检查。记住,适合的矫正方案永远是那个能让你坚持到底的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