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不重视?小心牙齿提前“下岗”!
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症状,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预警信号。作为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,牙周病像一场无声的“土壤侵蚀”,等你察觉时,牙齿可能已经摇摇欲坠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。
你的牙龈在“发炎”还是“生病”?
牙周病分为两个阶段:初期是牙龈炎,表现为牙龈红肿、刷牙出血;若放任不管,会发展成牙周炎——此时细菌已开始牙槽骨。就像树根周围的泥土流失,牙齿逐渐松动。数据显示,35岁以上人群近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,但多数人误以为是“上火”,错过黄金干预期。
五大危险信号别忽视
1. 持续性口臭:牙菌斑堆积产生硫化物,普通漱口水难以消除。
2. 牙龈萎缩:牙齿看起来变长,牙根暴露导致敏感。
3. 牙齿移位:原本整齐的牙齿出现缝隙。
4. 咬合无力:像“嚼棉花”,牙齿支撑力下降。
5. 脓包反复:牙龈上鼓起小包,按压有分泌物。
为什么天天刷牙还会得牙周病?
即使每天刷牙,仍有40%的牙面清洁不到位。牙结石就像水泥一样牢固附着在牙齿根部,必须通过超声洁治才能去除。另外,吸烟、糖尿病、孕期激素变化都会加速牙周。办公室白领、熬夜族因压力大免疫力下降,也是高风险人群。
三步科学应对方案
基础治疗:龈上洁治(洗牙)+龈下刮治,清除菌斑结石,过程可能有轻微酸胀感,类似指甲轻刮皮肤。
辅助治疗:局部用药或激光灭菌,帮助牙龈紧贴状态。
长期维护:每3-6个月复查,使用牙缝刷和冲牙器辅助清洁。
关于治疗的常见疑问
洗牙会伤牙齿吗?
正规操作不会损伤牙釉质,超声震动只针对牙结石。洗牙后短暂敏感是牙龈的正常反应。
松动的牙能保住吗?
轻度松动通过治疗可稳定,重度松动需评估后决定是否固定或拔除。
治疗要花多少钱?
早期干预几百元即可,若发展到需手术阶段,费用可能达数千元。
预防比治疗简单100倍
每天早晚采用巴氏刷牙法(牙刷斜45度朝向牙龈沟),配合牙线清理邻面。建议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避免横向用力刷牙。儿童从长颗牙开始,就该养成定期口腔检查的习惯。记住:没有“老了就要掉牙”这回事,80岁拥有20颗健康牙齿完全可能。
发现症状怎么办?
别急着搜偏方!用盐水漱口、吃药只能暂时缓解。建议记录症状持续时间,拍下牙龈状态照片,携带近期体检报告(如有糖尿病等基础病需告知医生),到正规医疗机构做牙周探诊检查。早一期治疗,少一分痛苦。
口腔是健康的门户,牙周病甚与心脏病、阿尔茨海默病存在关联。下次看到牙膏里“牙龈出血”的提示时,希望你能想起这篇文章——那可能是牙齿在喊救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