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真的有必要吗?看完这篇你就懂了
近总能在朋友圈看到各种关于洗牙的讨论,有人说是智商税,有人却说每年必做。作为一个在口腔健康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编辑,今天就用直白的大实话,跟各位洗牙那些事儿。
你以为的"干净牙齿"可能藏污纳垢
早上刷完牙对着镜子呲牙咧嘴,是不是觉得牙齿白白净净特别健康?但实际情况可能会让你吃惊。牙菌斑就像隐形的小偷,悄悄在牙龈边缘和牙缝里安营扎寨。刚开始只是让牙齿看起来有点黄,时间一长就会变成坚硬的牙结石,刷牙根本奈何不了它。
我认识一位三十多岁的设计师,平时特别注意口腔卫生,结果次洗牙时医生从他后牙区洗出了整整一勺牙结石。他自己都不敢相信:"我每天刷牙两次还用牙线,怎么会有这么多脏东西?"
洗牙到底在洗什么?
简单来说,洗牙就是用超声波设备把牙齿表面的牙结石震碎冲洗掉。整个过程分三步走:先是检查口腔情况,然后医生会用仪器仔细清洁每颗牙齿,后还会抛光处理让牙齿更光滑。
很多人以为洗牙会让牙缝变大,这完全是误会。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缝隙露出来了,证明你的牙龈曾经被结石得有多。洗完牙头两天可能会有点敏感,这都是正常现象。
这些洗牙误区坑了太多人
误区一:洗牙会把牙齿洗薄。 操作只清除牙结石,不会损伤牙釉质。那些说洗牙伤牙的,八成是遇到不正规机构了。
误区二:洗牙后牙齿会变白。 洗牙主要是清洁,对烟渍茶渍有限,想要真正美白还得靠其他项目。
误区三:天天刷牙就不用洗牙。 再好的牙刷也清洁不到所有死角,就像家里大扫除也得请保洁一样。
洗牙频率因人而异
一般来说,医生建议每6-12个月洗一次牙。但如果你是吸烟人群、糖尿病患者,或者已经出现牙龈出血症状,可能3-6个月就要洗一次。孕妇更要特别注意,孕期激素变化会让牙龈更敏感。
我见过夸张的是个老烟民,十年没洗过牙,结果洗牙时医生的白大褂都被溅出来的染红了。所以说定期洗牙真不是医院想赚钱,而是实实在在的口腔刚需。
洗牙前后的注意事项
洗牙前: 好提前预约,避开期;有心脏病等特殊情况要提前告知医生。
洗牙后: 2小时内别吃东西,24小时内避免进食过冷过热或刺激性食物;如果出现轻微松动感别担心,一两天就会好转。
特别提醒一下,现在市面上有些小美容院也在做洗牙项目,价格低得离谱。但口腔治疗必须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那些没有医疗资质的场所,消毒不过关很容易交叉感染。
写在后
洗牙不像打玻尿酸能立竿见影看到,它更像是给牙齿做体检。很多人都是等到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才后悔莫及。下次再有人跟你说"洗牙没用",不妨问问他们:"你会十年不掏耳朵吗?"
保护牙齿这事儿,预防永远比治疗划算。花个几百块定期洗牙,总比将来花几万种牙强,你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