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是什么?这些早期症状和预防方法90%的人不知道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咬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很多人眼中的"小问题",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。据统计,35岁以上人群中,超过8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,它正悄悄成为成年人牙齿脱落的头号。
一、牙周病比你想象的更常见
牙周病就像牙齿的"地基病害",是支撑牙齿的牙龈、牙槽骨等组织发生的慢性炎症。初期可能只是牙龈红肿出血,但随着病情发展,会导致牙龈退缩、牙齿松动移位,终牙齿可能自行脱落。
很多人误以为牙周病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,实际上:
- 18岁以上人群牙龈炎检出率达70%以上
- 35岁后牙周炎发病率显著上升
- 50岁以上人群平均缺失牙数达3-4颗
二、这些信号千万不能忽视
牙周病的发展往往悄无声息,了解这些预警信号很重要:
早期阶段(牙龈炎)
- 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
- 牙龈颜色变深红或紫红
- 口腔异味明显
进展期(牙周炎)
- 牙龈自发性出血
- 牙齿对冷热敏感
- 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
- 牙齿出现轻微松动
三、远离牙周病的实用方法
预防牙周病其实并不复杂,关键是要建立正确的口腔护理习惯:
1. 刷牙要讲究方法
推荐使用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(45度角颤动刷牙)。每天少刷牙2次,每次不少于2分钟。特别要注意清洁牙龈边缘部位。
2. 牙线使用不能少
牙刷只能清洁70%的牙面,牙缝中的菌斑必须靠牙线清除。建议每天睡前使用牙线一次,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牙龈。
3. 定期洗牙很重要
即使每天认真刷牙,牙结石也会逐渐形成。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一次洁治,去除牙刷无法清除的牙结石。
4. 这些习惯要避免
- 长期吸烟会加速牙周组织
- 单侧咀嚼会导致牙齿受力不均
- 用牙齿开瓶盖等行为容易造成牙齿损伤
四、常见疑问解答
Q:牙龈出血能不能继续刷牙?
A:出血说明牙龈有炎症,更要认真清洁。选择软毛牙刷,轻柔地继续刷牙,一般1-2周后出血会改善。
Q:洗牙会不会让牙齿变松?
A:这是误区。牙齿松动是因为牙周组织已经遭到,洗牙去除的是导致的牙结石,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。
Q:牙周病能吗?
A:早期牙龈炎可以完全。已经发生牙槽骨吸收的牙周炎,通过治疗可以控制病情,但已的组织难以完全再生。
记住:牙齿就像大树,牙周组织就是树根周围的土壤。保护好"土壤",才能让牙齿健康稳固地陪伴我们更久。从现在开始,每天多花3分钟认真护理牙齿,可能就是几十年后能否继续享受美食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