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不可忽视的“沉默”,这些早期信号别错过
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子?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,可能暗藏牙周病的危险信号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常见病,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超9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“牙齿隐形”。
牙龈出血不是“上火”,而是身体在
很多人把牙龈出血归结为“火气大”,喝点凉茶就敷衍过去。实际上,健康的牙龈在正常刷牙时不会出血。当菌斑中的细菌刺激牙龈,引发炎症反应,扩张充血,轻微摩擦就会导致出血——这正是牙周病早的求救信号。
牙周病发展三个阶段,你在哪一步?
阶段一:牙龈炎
表现为牙龈红肿、刷牙出血,此时仅累及牙龈组织,及时治疗可完全。
阶段二:早期牙周炎
出现牙周袋形成、口臭加重,可能伴随牙龈萎缩,牙槽骨开始被。
阶段三:中重度牙周炎
牙齿松动移位、咬合无力,终可能导致牙齿脱落。研究表明,牙周炎患者失牙风险是健康人群的3倍。
别让这些误区毁了你的牙齿
误区1:牙结石能保护牙齿?
有些人认为坚硬的牙结石能固定牙齿。事实上,牙结石就像“细菌”,会持续牙龈,加速牙槽骨吸收。
误区2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?
洗牙后出现的“牙缝”本就是被牙结石占据的位置,及时清除才能阻止病情恶化。
误区3:老了都会掉牙?
卫生组织提出“8020计划”,即80岁仍应保有20颗功能牙,正常衰老不会导致牙齿脱落,大多与牙周病有关。
简单三步自测牙周健康
1. 对着镜子观察:牙龈颜色是否呈健康的粉红色,有无红肿或萎缩
2. 用指甲轻压牙龈:是否感觉松软如海绵,正常牙龈应有韧性
3. 咀嚼稍硬食物:如苹果、坚果时,是否有牙齿无力或敏感现象
防治方案科学护龈
基础治疗:每6-12个月洁治一次,采用超声波配合手工刮治,清除龈上龈下菌斑。
药物治疗:急性炎症期可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,但不宜超过2周。
日常护理: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45度角巴氏刷牙法,配合牙线清理邻面,避免横刷损伤牙龈。
营养也是牙龈的“守护者”
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胶原合成障碍,加重牙龈出血;钙质摄入不足影响牙槽骨密度。建议多吃猕猴桃、西兰花等富含VC的食物,乳制品和豆制品补充钙质。吸烟者需特别注意,尼古丁会收缩血管,掩盖牙龈出血症状,加速牙槽骨。
出现这些情况立即就医
▶ 牙龈自发性出血
▶ 牙齿松动度超过1mm
▶ 牙龈退缩暴露牙根
▶ 持续口臭无法缓解
牙周治疗越早介入,治疗越好。早期干预不仅能保住牙齿,治疗费用也仅为晚期修复的1/5左右。
记住:牙周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,就像“温水煮青蛙”,日常的细心观察和定期检查,才是守护牙齿健康的关键。下次见到牙刷上的粉红色泡沫,别再简单归咎于“上火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