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前必知的7件事:医生教你应对
提到拔牙,很多人反应是紧张甚恐惧。其实,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让拔牙过程变得快速且舒适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,我请教了多位牙医,整理出这份实用指南,帮你轻松应对拔牙这件事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拔牙?
不是所有牙齿问题都需要拔除。医生通常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建议拔牙:蛀牙无法修复、阻生智齿引发疼痛、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、牙齿拥挤影响矫正,或者因外伤导致牙齿断裂无法保留。如果只是普通蛀牙,补牙或根管治疗就能解决问题,千万别急着拔。
拔牙前要做哪些准备?
做好准备工作能让拔牙过程更顺利。首先,女性要避开生理期,避免出血风险。其次,拔牙前不要空腹,但也不要吃太饱,建议提前1小时吃些易消化的食物。如果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,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。抽烟的朋友好提前24小时戒烟,因为尼古丁会影响伤口愈合。
拔牙过程到底痛不痛?
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。现在的麻醉技术很成熟,医生会用局部麻醉让手术区域完全失去知觉,你只会感觉到医生在操作,但不会有疼痛感。对于特别紧张的患者,还可以选择镇静或静脉麻醉。整个拔牙过程通常只需10-30分钟,复杂病例可能会稍长些。
拔牙后护理要点
拔牙后的护理直接影响速度。医生会在伤口处放止血棉,要轻轻咬住30-45分钟。24小时内不要漱口、吐口水或吸吮伤口,避免血凝块。可以冰敷脸颊减轻肿胀,但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。前两天吃温凉的流食或软食,用另一侧咀嚼。记得按医嘱服用药,如果出现剧烈疼痛或持续出血要及时复诊。
常见误区要避开
很多人认为拔牙后要马上刷牙,这是错误的。少24小时后才能轻轻漱口,48小时后再轻柔刷牙。还有人觉得血凝块要吐掉,实际上血凝块是保护伤口的"天然绷带"。另外,民间流传的"牙疼不是病"更是害人不浅,出现牙痛一定要及时就医,拖延可能导致更的感染。
拔牙后多久能?
一般伤口1-2周就能基本愈合,但要完全长平需要1-3个月。年轻人更快,年龄越大愈合时间可能越长。如果是智齿拔除,期可能会稍长一些。这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,防止伤口开裂。如果要做种植牙,通常要等3-6个月骨头后再进行。
特殊人群注意事项
孕妇在孕期中间3个月相对,但要避免早期和晚期拔牙。高血压患者要确保血压控制在范围。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要提前主治医生,可能需要调整用药。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术后感染风险,好在早晨就诊,血糖更稳定。
记住,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的牙医关重要。如果你对拔牙还有任何疑问,不妨直接医生,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适合的建议。牙齿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,值得你用心对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