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矫正要趁早!正畸科医生告诉你黄金年龄和注意事项
近照镜子时有没有发现自己的牙齿越来越歪?或者孩子换牙后牙缝大得像能塞进一粒米?这些问题其实都能通过牙齿矫正来解决。作为一名在正畸科工作了十几年的医生,我每天都要回答患者们各种关于矫正的问题。今天就带大家了解牙齿矫正那些事儿,特别是家长们关心的"什么时候矫正好"。
牙齿不齐不只是不好看那么简单
很多人以为矫正只是为了,其实歪七扭八的牙齿就像是家里乱堆的家具——时间久了准出问题。像我上周接诊的小姐,28岁才来矫正,不仅门牙突出影响自信,更的是长期咬合不正导致颞下颌关节经常弹响疼痛。还有初中生小李,因为虎牙太突出总被同学,现在变得特别内向。
牙齿排列不齐容易引发三大问题:一是蛀牙率飙升,那些牙刷够不到的犄角旮旯都是细菌大本营;二是嚼东西像没牙老太太,食物根本嚼不烂;三是脸型会越来越歪,有些人大小脸就是因为长期单侧咀嚼。
黄金矫正期到底在什么时候?
经常有家长抱着7岁孩子来问:"医生现在能矫正吗?"其实矫正就像种树,不同阶段有不同处理方法:
7-9岁是乳牙换恒牙的关键期,这时候如果发现地包天、龅牙倾向,可以做早期干预。比如用矫治器调整颌骨发育,就像给小树苗支个架子,花钱少又好。
12-16岁是佳矫正年龄,牙齿就像刚出炉的年糕,速度快。我经手的青少年,通常1年半就能完成,复诊时经常听到家长说:"早知道这么简单就早点来了。"
成年人虽然矫正时间要长些,但照样能获得整齐牙齿。现在40多岁来矫正的越来越多,上周还有位新娘戴着隐形牙套结婚呢!
哪种矫正器适合你?看这篇就够了
现在矫正器花样百出,选得眼花缭乱?其实就分三大类:
金属托槽:性价比,矫正力度,就是笑起来会有点闪。适合学生党和追求效率的人。
陶瓷托槽:远看几乎隐形,比金属托槽厚一点,注意别常吃咖喱这类易染色的食物。
隐形牙套:透明可拆卸,聚餐约会都能临时摘下,自律性差的人慎选——我见过把牙套忘在餐厅的迷糊患者。
矫正前必须知道的5件事
1. 一定要拍X光片!我遇到过外院转来的患者,牙根都快被吸收了还在强行矫正,好险及时发现了。
2. 刚开始戴牙套的那周,建议备点婴儿米粉,牙齿酸软得豆腐都咬不动是正常的。
3. 矫正期间牙刷要换成正畸专用款,冲牙器简直是清洁神器,千万别偷懒。
4. 橡皮筋要按时挂,有个患者偷懒三个月没挂,治疗直接倒退半年。
5. 保持器少要戴2年!见过太多拆牙套半年就复发的,保持器就像健身后的拉伸,不能省。
这些矫正谣言你别信
"矫正后老了会掉牙?"——牙周炎才是掉牙真凶,矫正反而能让牙齿排列更易清洁。
"拔牙矫正会变瘪嘴?"——医生会计算空间,你看那些明星拔了4颗牙不照样美得很。
"牙套脸很可怕?"——只是暂时性咀嚼肌萎缩,矫正结束后多吃口香糖就能。
近我们科室还新引进了一套3D口扫设备,10分钟就能生成矫正模拟动画。上周有个小姑娘看到自己未来的整齐牙齿,激动得当场就决定要做矫正。如果看完文章你也有疑问,不妨来正畸科做个检查,毕竟牙齿要跟我们一辈子,值得认真对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