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千万别拖!早期不治可能面临牙齿脱落风险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子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报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发病率高达70%以上,但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
牙周病到底是怎么回事
简单来说,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。起初只是牙龈红肿出血(牙龈炎),若不及时处理,炎症会逐步向深层发展,牙槽骨,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。整个过程就像房屋地基被掏空,再结实的房子也会倒塌。
五个危险信号要警惕
1. 刷牙出血:健康的牙龈不会轻易出血
2. 持续性口臭:牙结石和炎症会产生特殊气味
3. 牙龈红肿:炎症直观的表现
4. 牙齿变长:其实是牙龈萎缩导致的假象
5. 咀嚼无力:牙周组织会影响咬合功能
这些习惯伤牙周
抽烟的人牙周病风险增加3-5倍;习惯用牙签剔牙反而会扩大牙缝;长期不洗牙的人,牙结石堆积就像在牙龈下埋炸弹;夜磨牙患者牙齿承受的压力是正常咀嚼的10倍。要命的是,很多人误以为牙周病只是"上火",喝凉茶应付了事。
治疗分三步走
阶段:基础治疗
洗牙+龈下刮治去除菌斑和牙结石,相当于给牙齿做大扫除。这个过程可能需要2-4次才能完成。
第二阶段:手术治疗
对于中重度患者,可能需要做牙龈翻瓣术、引导骨组织再生术等。现在有激光辅助治疗,创伤更小。
第三阶段:维护期
每3-6个月复查一次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。
日常护理记住"三个三"
每天刷牙3次: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
每次刷牙3分钟:要照顾到每个牙面
每3个月换牙刷:磨损的牙刷清洁力下降
牙周病治疗的三大误区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:牙缝本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,清除后反而利于清洁。
误区二:治疗一次就能
: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,就像高血压要持续用药。
误区三:掉了牙再种就行
:牙槽骨吸收时,种植牙都可能无法进行。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建议2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牙周检查;孕妇更要重视牙龈健康;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关注牙周状况。记住:维护牙周健康不是消费而是投资,早期花几百元洗牙,可能省下后期上万元的治疗费。
及时就诊是关键
当发现牙龈出血超过一周,或者牙齿有轻微松动感时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不要等牙齿东倒西歪才着急,那时治疗和费用都会成倍增加。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道防线,保护好牙齿就是为健康人生打下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