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后需要注意什么?这些护理细节千万别忽视
提到拔牙,很多人反应是“害怕”。其实,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让这个过程变得轻松许多。但拔牙后的护理才是关键,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、疼痛延长,甚影响后续牙齿健康。今天我们就来拔牙前后的注意事项,帮你顺利度过期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拔牙?
不是所有牙齿问题都需要拔除。一般来说,以下情况医生会建议拔牙:龋坏无法修补的牙齿、阻生智齿反复发炎、矫正需要腾出空间的多生牙,或者因牙周病导致松动的牙齿。如果医生建议你拔牙,通常是因为保留它的风险大于拔除的代价。
拔牙前要做哪些准备?
首先,选择上午拔牙更稳妥。人体在上午的凝血功能较好,且术后有充足时间观察。女性需避开生理期,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当前用药情况。拔牙当天别空腹,但避免吃太饱;穿宽松衣物,方便手臂血压测量。重要的是提前预约,减少等待时的焦虑感。
拔牙过程究竟疼不疼?
现在的局麻技术能让整个拔牙过程基本。打麻药时有轻微刺感,类似被橡皮筋弹一下。麻药生效后,你只会感觉到医生在操作,但不会有痛觉。复杂牙(如横着长的智齿)可能需要切割牙龈或分块取出,耗时稍长但全程。怕痛的人可以选择镇静或静脉麻醉,睡一觉就完成了。
刚拔完牙的黄金24小时
咬紧纱布40分钟帮助止血,但别超过1小时以免感染。24小时内不能漱口、吐口水、吸吮(包括用吸管),这些动作会血凝块。轻微渗血是正常的,吐血块要立即就医。建议提前冰敷脸颊,每敷15分钟休息5分钟,能显著减轻肿胀。
饮食调整有讲究
拔牙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流食,比如牛奶、豆浆、冰淇淋(没错,低温能收缩血管止血)。接下来3天吃软烂食物,如鸡蛋羹、粥、土豆泥,避免辛辣、过热或需要咀嚼的食物。记得用健侧牙齿进食,一周内别抽烟喝酒,这些都会延缓愈合。
拆线后也别大意
普通牙拔除可能不需要缝合,但阻生齿通常会缝1-2针。5-7天后拆线,此时创口表面愈合但内部还在。拆线后仍要避免剧烈运动,刷牙时避开伤口区域。如果2周后仍有明显疼痛或异味,可能是干槽症征兆,需要及时复查。
这些异常情况要警惕
正常会有轻微疼痛和肿胀,但如果出现:持续跳动性疼痛、发热超过38℃、肿胀3天后不消退、口腔异味浓重、大量鲜红色出血,可能是感染或干槽症。别自行吃抗生素,立即医生处理。记住,预防永远比治疗简单。
长期缺牙的隐藏风险
如果拔的是功能牙(如大牙),建议3-6个月内做修复。长期缺牙会导致邻牙倾斜、对颌牙伸长,引发咬合紊乱和面部不对称。种植牙、烤瓷桥或义齿各有优缺点,可以和医生讨论适合的方案。
拔牙虽然是常见小手术,但个体差异。有人第二天就能正常吃饭,也有人需要一周。遵医嘱、保持耐心,你就能平稳度过这段特殊时期。如果还有其他疑问,不妨在就诊时列个清单一次性医生,毕竟的个性化建议才可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