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前必读:你需要知道的7个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
提到拔牙,很多人反应是“会不会疼?”“要不要请假休息?”其实拔牙作为口腔治疗中的常见操作,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。但了解正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,确实能帮你少走弯路。今天就来说说关于拔牙的那些事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拔牙?
不是所有牙齿问题都需要拔牙,但遇到以下情况,医生可能会建议拔除:智齿反复发炎、牙齿龋坏无法修复、阻生牙影响邻牙健康、正畸需要腾出空间等。不过具体是否需要拔牙,一定要由医生通过拍片检查后判断,千万别自己下定论。
拔牙前要做哪些准备?
首先,提前告诉医生你的健康状况,比如是否有高血压、糖尿病,或者是否在服用抗凝药物。女性好避开生理期。拔牙当天记得吃早餐,避免空腹导致低血糖,但别吃太油腻。建议穿宽松衣服,方便挽袖子测量血压。如果特别紧张,可以约个陪同的朋友。
拔牙过程到底疼不疼?
现在正规机构都会先打麻药,注射时会有轻微刺痛,但麻药生效后操作过程基本无感。如果是复杂牙(比如横着长的智齿),可能会听到器械声音或感到轻微压力,但不会疼痛。怕疼的人还可以选择镇静或全麻,不过普通拔牙通常不需要。
拔牙后这几件事千万别做
咬紧纱布40分钟止血后,24小时内不要漱口、吐口水,也别用吸管喝水——这些动作都可能让血凝块脱落,导致难熬的“干槽症”。前两天吃点温凉的粥、面条,避免辛辣烫食。记得别舔伤口或频繁张嘴看,老实按医嘱吃药。
肿胀和疼痛怎么办?
术后1-2天脸肿是正常现象,前48小时可以冰敷(每次15分钟,间隔半小时)。疼痛明显可以吃布洛芬这类止痛药,但别吃阿司匹林(可能引发出血)。如果第三天反而更肿更疼,或者有味,要立刻复诊。
期要多长时间?
简单牙一般3天能缓解不适,1-2周创口初步愈合,但骨头完全长平需要3个月左右。这期间避免剧烈运动,刷牙避开伤口区域。如果是智齿拔除,期可能延长到1-2周,具体因人而异。
哪些情况必须及时就医?
如果出现持续出血(超过4小时)、剧烈疼痛(止痛药无效)、发烧超过38℃、嘴唇麻木持续不缓解等症状,别硬扛,马上去医院。这些可能是感染或神经损伤的信号。
后提醒大家,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很重要。那些号称“拔牙”“5分钟快速拔牙”的小诊所,可能会为了速度牺牲操作规范。拔牙虽然是常规操作,但医生的经验和技术直接影响你的体验。希望这篇能帮你打消顾虑,顺利度过拔牙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