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到底值不值得做?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
每次刷牙发现牙龈出血,照镜子看到牙缝发黄,总有人建议"去洗个牙吧"。可关于洗牙的谣言从来没停过——"洗牙会把牙齿洗坏""洗完牙缝变大""一年洗三次牙才健康"……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方式,说说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口腔护理项目。
洗牙洗掉的究竟是什么?
很多人以为洗牙是把牙齿表面刮薄,其实是天大的误会。术语叫"龈上洁治",对付的是普通刷牙搞不定的牙结石。这些黄褐色的小硬块就像糊在牙齿上的水泥,里面包裹着大量细菌。它们不仅会让牙龈红肿出血,还是口臭的罪魁祸首。
想象一下,如果浴室瓷砖缝里积了多年的水垢,光用抹布擦肯定不行。洗牙用的超声波洁牙机就像水枪,通过高频震荡把结石震碎冲走,整个过程牙齿釉质毫发无损。
这些洗牙谣言你别信
谣言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是牙结石长期占据着牙龈本该在的位置,洗掉后"占鹊巢"的结石没了,自然觉得缝隙明显。就像搬家后清走旧家具,房间其实还是那个房间。
谣言二:洗牙会损伤牙齿
正规操作下,洗牙器械只接触牙结石。就像清洁工不会刮花你家的瓷砖,但路边摊的"大力出奇迹"就不好说了。
谣言三:洗牙特别疼
健康的牙齿洗牙时只有轻微酸胀感。如果疼得,反而说明牙龈炎症,就像伤口化脓了才怕碰,这时候更要及时处理。
哪些人需要洗牙?
早上刷牙总见红的人、长期抽烟喝茶的朋友、戴牙套超过半年的小伙伴,都是牙结石的"重点发展对象"。特别要提醒备孕的女士们,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"妊娠期龈炎",提前洗牙能避免很多麻烦。
但心脏装过支架、在用抗凝药物的患者,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。期间的女性也建议推迟洗牙时间,毕竟牙龈出血量会比平时多些。
洗完牙的48小时要注意
刚洗完牙那两天,牙齿就像刚做过深度清洁的皮肤,需要特殊照顾:
• 避免过冷过热刺激,38℃左右的温水友好
• 暂时和火锅、酸辣粉保持距离
• 抽烟的朋友忍两天,焦油更容易附着在刚清洁过的牙面上
• 改用软毛牙刷,刷牙力度要像抚摸小猫那样轻
关于洗牙频率的真心话
口腔科医生建议每年1-2次就够了,就像汽车保养不需要月月做。但有人非要抬杠:"我爷爷一辈子没洗牙也活到90岁。"这话没错,可老人家满口假牙的照片您见过吗?现在人均寿命长了,谁不想80岁时还能啃排骨呢?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洗牙不是美容项目,而是基础口腔护理。它不能让你立刻拥有明星般的大白牙,但能保住陪伴你几十年的原装牙齿。下次再遇到牙龈出血,别急着换牙膏,先去正规医疗机构做个口腔检查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