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牙真的有必要吗?医生告诉你这6个
中午吃完饭照镜子时,发现牙齿缝里卡着菜叶;早上刷牙时,牙龈总是莫名其妙出血;凑近看才发现牙齿背面悄悄长出了一圈黄渍......这些困扰其实一次洗牙就能解决。但很多人对洗牙存在误解,今天我们就来关于洗牙的那些事儿。
为什么要洗牙?细菌比你想象中顽固
即使每天认真刷牙,牙齿表面仍会形成透明菌斑。这些细菌群落会在24小时内重新,用普通牙刷只能清除60%左右的软垢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唾液中的矿物质会让菌斑钙化成牙结石,就像给牙齿穿了层"铠甲",这时必须通过洗牙才能清除。
洗牙过程全
正规的洗牙通常需要30-40分钟。医生会先用超声波设备震松大块牙结石,这个步骤会听到轻微的"滋滋"声,就像用指甲轻敲玻璃的声响。接着用小刮匙清理牙龈边缘的顽固沉积,后用橡胶杯和抛光膏让牙齿光滑表面。全程只有碰到牙龈时会有轻微酸胀感,绝大多数人都能轻松忍受。
关于洗牙的3大常见误区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其实牙缝本来就存在,只是之前被牙结石填满。洗掉这些"非法建筑"后,牙齿了原本的形态,反而更有利于清洁。
误区二:洗牙会让牙齿敏感
刚洗完牙确实可能短暂敏感,这是因为牙结石长期覆盖导致牙龈退缩。1-2周后,牙龈组织会自然修复,敏感现象就会消失。
误区三:天天刷牙就不用洗牙
再好的牙刷也难清洁到牙龈线下3毫米的区域,这个盲区正是牙周病的发源地。建议每年进行1-2次清洁。
这些人尤其需要定期洗牙
长期抽烟的人牙齿更容易沉积烟渍;戴牙套的朋友清洁难度更大;孕期激素变化会让牙龈更敏感;糖尿病患者口腔愈合能力较差。这些人群建议每3-6个月检查一次口腔状况。
洗牙后发现这些问题要警惕
如果洗完牙3天后仍有明显出血,可能提示存在牙龈炎;牙齿松动感加重需要排查牙周病;持续冷热敏感要考虑是否存在牙龈退缩。遇到这些情况建议及时复诊,不要自行使用牙膏掩盖症状。
如何选择合适的洗牙机构
查看机构的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;观察诊疗环境是否做到"一人一机一消毒";询问使用的洁牙器械类型(目前主流的是超声波洁牙机);了解医生的资质背景。切记不要选择没有资质的美容院进行口腔治疗。
维护牙齿健康就像养护汽车,定期保养远比故障后维修更划算。下次当你发现牙刷开始掉毛,可能就是该预约洗牙的时候了。记住,一口好牙不仅是门面担当,更能让我们在70岁时还能痛快享受美食的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