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前必看:牙医告诉你这些注意事项
提到拔牙,很多人反应是害怕。确实,拔牙算不上什么愉快的体验,但有时候它是保护口腔健康的必要手段。如果你近被医生建议拔牙,或者正在犹豫要不要拔,不妨先了解清楚这些关键信息,让自己心里有底。
什么情况下需要拔牙?
不是所有牙齿问题都需要拔牙,但以下几种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拔除:
1. 蛀牙:当牙齿蛀到无法修补,甚引发感染时,拔牙可以避免问题扩散。 2. 阻生智齿:横着长或挤到邻牙的智齿,容易引发疼痛或发炎。 3. 牙齿拥挤:正畸治疗前可能需要拔牙腾出空间。 4. 牙周病晚期:松动的牙齿可能影响周围健康牙齿。
拔牙前要做哪些准备?
拔牙虽然是小手术,但准备工作不能马虎:
- 提前沟通病史:高血压、糖尿病或服用抗凝药物一定要告知医生。 - 避开生理期:女性凝血功能会受影响,好延期。 - 吃饱饭:术后两小时不能进食,但空腹容易低血糖。 - 别化妆:尤其是口红和粉底,方便医生观察面色。
拔牙过程到底疼不疼?
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。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让拔牙体验改善很多:
1. 打麻药时会有轻微刺痛,类似被橡皮筋弹一下。 2. 麻药生效后,医生操作时只会有触碰感,不会觉得疼痛。 3. 复杂牙齿(如低位智齿)可能需要切割牙龈或分块取出,但全程。 4. 整个过程通常10-30分钟,简单牙齿甚几分钟就能完成。
拔牙后护理的5个关键点
术后护理直接影响速度,这几件事一定要做好:
止血棉花咬紧40分钟:时间太短容易再出血,太长可能影响伤口愈合。 24小时内别漱口:漱口会冲掉血凝块,导致干槽症。 冰敷有技巧:敷15分钟停15分钟,避免冻伤皮肤。 饮食要温凉软:推荐鸡蛋羹、粥、面条,忌辛辣烫食。 按时吃药:抗生素预防感染,止痛药在麻药消退前服用佳。
这些情况要立即回诊
虽然大部分拔牙都很顺利,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医生:
- 剧烈疼痛超过3天未缓解 - 出血不止(口水带血丝是正常的) - 面部肿胀持续加重 - 出现发热或明显异味
关于拔牙的常见误区
误区一:拔智齿会瘦脸 脸型由骨骼决定,拔牙不会改变骨骼宽度,有人觉得脸小可能是消肿后的错觉。 误区二:中午不能拔牙 只要身体状况允许,任何时间都能拔,关键看术后能否充分休息。 误区三:拔牙很伤身体 单颗牙齿拔除对健康影响很小,正常饮食几天就能。
后提醒大家,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的医生非常重要。医生会评估你的具体情况,采用适合的拔牙方式,大限度减少不适。如果还有其他疑问,建议提前列出问题清单,在就诊时与医生详细沟通。